热点:

    GTX 780最佳继任者 Maxwell芯GTX 970评测

      [  mydrivers 转载  ]  
    收藏文章 暂无评论

      9 月 19 日,NVIDIA 终于祭出了新一代旗舰显卡 GTX980/970,没错,Maxwell 架构、旗舰显卡,这两个词汇碰撞在一起,足以让很多游戏玩家热血沸腾。

      我们知道,与 Fermi 架构、Kepler 架构一上来就首推旗舰不同,Maxwell 架构的先锋是隶属中端的 GTX 750/750Ti,而高端旗舰领域依然依靠 Kepler 来挑大梁。而 750/750Ti 所透露出来的极低功耗和颇高性能也一直牵扯着我们的心:要是旗舰来了,那会有多猛?

      如今 Maxwell 旗舰已露出真面目,我们突然发现,NVIDIA 并没有我们期待的所谓秒杀上代几条街的性能,而是另一个大大的惊喜:超低的功耗。公版 GTX 970/980 的 TDP 分别仅为 145W 和 165W,相比上代旗舰 GTX 780/780Ti 足足下降了 1/3,但性能却更为强劲。

      在 GTX 980 首发评测中,其综合实力相比 GTX 780Ti 提升了 5%-10%,相比 GTX 780 则高出 20% 以上,那么身负接替 GTX 780 重任的 GTX 970 性能又怎么样呢?而在功耗、超频方面,GTX 970 会不会比 GTX 980 更为优秀呢?

      因为 GTX 970 没有公版卡,我们就采用影驰 GTX 970 黑将来探究一番:

      在 " 黑科技 "Kepler 架构挑大梁的同时,NVIDIA 此前已在中端显卡 GTX 750/750Ti 上进行了试水,那便是全新的 Maxwell 架构。不过因为台积电的制造工艺原因, 这两款显卡所采用的 GM107 核心采用的同样是 TSMC 28nm 工艺,被称为第一代 Maxwell。即便如此,无论是核心面积、密度,还是功耗方面都已经完虐 Kepler 同级别核心了。

      历经半年之久,就在 Maxwell 准备大发淫威之时,摩尔定律有点儿力不从心,因为台积电的良品率还是不能满足要求,我们等来的第二代 Maxwell(GM204)并没有采用传说中 20nm 制造工艺。目前看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 Maxwell 的终极态 GM210,而那就要等到明年了。

      关于 Maxwell 架构和 Kepler 架构的对比,这里就不再详述了,简单讲就是减少流处理器规模,但提高单个流处理器的效能,最终实现能耗比的大幅提升以及整体性能的反超。

      GTX 980/970 同属 Maxwell 架构,采用 GM204 核心,具体就是 GM204-400-A1 以及 GM204-200-A1。两者均拥有 52 亿晶体管规模,核心面积为 398 平方毫米,另外两者的公版在显存规格和供电设计上也完全一致,均为 256bit(64bitX4)显存控制单元、4GB 显存大小、7GHz 显存频率以及双 6-pin 供电。

      为了体现差异化,相比 GTX 980,GTX 970 的流处理器从 2048 削减到 1664 个,纹理单元也从 128 个降为 104 个,光栅处理单元 ROPs 就较为可怜了,直接从 64 个削减一半,甚至不如 GTX 780 的 48 个,只能与 GK104 核心平起平坐。

      看完了 GTX 980 和 GTX970 的差异,我们再来看下即将进行测试的影驰 GTX970 黑将的规格。

      从上表可以看出,黑将同样采用了 GM204-200-A1 核心,因此在流处理器规模、ROPs 单元等核心方面是不会有变化的,但影驰还是将核心频率和 Boost 频率进行了提升,分别上调了 75MHz 和 112MHz,其中的核心频率已经与公版 GTX 980 平齐。

      另外,供电接口也从双 6-pin 改为 6-pin+8-pin 设计,供电设计上更为稳定。

      1、DSR 技术

      DSR,全称 Dynamic Super Resolution,意思是动态高分辨率技术,能够在 1080P 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上输出 4K 级别的游戏画质。

      具体来说,Maxwell 能够在硬件层面上以 3840 × 2160 分辨率渲染游戏,然后将图像滤波至 1920 × 1080 分辨率并在显示器上呈现出来。相比之下,DSR 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传统缩减采样所碰到的锯齿伪影,产生画质更高的图像。用户只要在 GeForce Experience 中点一下鼠标或者更改游戏中的分辨率即可立即启用 DSR。

      效果如下:

      左侧为 1080P,右侧为 4K

      2、MFAA 抗锯齿技术

      随着 Maxwell 的发布,NVIDIA 还推出了 MFAA 技术,即 " 多帧采样抗锯齿 " ( Multi-Frame Sampled AA ) 。那其相较主流的抗锯齿技术 MSAA 有什么优势呢?

      MSAA,即多重采样抗锯齿(MultiSampling Anti-Aliasing),原理就是把当前分辨率成倍提高 , 然后再把画缩放到当前的显示器上,这样单个像素就会变小,画面的锯齿感也会有明显的改善。

      其实 MFAA 跟 MSAA 差不多,同样有分辨率成倍提高再缩放的过程,不过特色是在 " 多帧 " 上,即分别在前后两帧画面上进行采样,然后将两者进行整合过滤处理,然后再进行成倍缩放。简单说就是在 "MSAA" 之前进行了充分的 " 前戏 ",正因为有了帧间的衔接,在保证抗锯齿效果的同时,游戏画面也会过渡的更为平滑。

      在规格介绍板块我们已经知道,为了更好的实现抗锯齿效果,NVIDIA 还重新设计了 Maxwell 的 ROP 子系统,主要任务就是抗锯齿运算,根据官方数据,MFAA 可在同样抗锯齿效果下,获得平均相比 MSAA 快 30% 的速度。

      3、VXGI 全局光照技术

      虽然近年来人们在渲染运动物体、头发、几何细节以及诸多其它游戏特性方面实现了大幅进步,但是逼真的光照效果依然是人们在实时图形处理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在 Maxwell 架构上,我们看到了 NVIDIA 的全新 VXGI 技术(3D 全局照明),相比此前的照明渲染技术,VXGI 可以实现更为逼真的阴影、环境光照以及全动态的反射效果,大幅提升画面逼真度。目前,这一技术正被融入到 Unreal Engine 4 等知名游戏引擎当中。

      4、VR DIRECT 虚拟现实

      随着穿戴设备的兴起,玩游戏自然不能憋屈在座椅上,近些年来虚拟现实游戏越来越多,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枪林弹雨将是多么劲爆的体验呀,NVIDIA 也为此带来了新技术—— VR DIRECT,一种有效降低画面延迟的技术。

      因为游戏本身、驱动优化、GPU 性能、显示器延迟等因素的影响,从游戏画面开始渲染到显示到屏幕上,这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延迟,一般来说 50ms 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不过 NVIDIA 的 VR DIRECT 技术,通过提高驱动层(OS 层)、GPU 的处理速度,能够将延迟降低原来的 30%。

      VR DIRECT 还支持 Asynchronous Warp 技术,该项技术能够追踪玩家的头部运动,可以随着玩家移动头部而预先调整图像,而无需重新渲染新的画面。

      在上海外滩的 GAME 24 英伟达游戏节上,玩家正在体验支持 VR DIRECT 技术的 Oculus Rift 头盔。

      屏幕上时双屏的,但在玩家眼中,那就是身临其境

      先前的 GALAXY 标志已经变更为 GALAX 标志,官方称这样更国际化、更时尚。

      " 天鹰座 " 散热器,主打 " 静 ",在低功耗状态下,右侧风扇不动。

      风扇特写

      黑将背面安装了一块铝合金背板,避免 PCB 变形的同时,也能更好的辅助散热,当然,这块背板也进行了防导电处理。

      6+8pin 接口,TDP 150W

      黑将采用 DP/HDMI/DVI-D/DVI-I 的全接口设计,其中 HDMI 与 DP 接口可支持 4096X2160@24HZ/60HZ 超高分辨率。

      两个 SLI 金手指

      PCB 板正面

      PCB 板背面

      采用 GM204-200-A1 核心,产地台湾,出厂日期 2014 年第 31 周。

      8 颗显存颗粒平均分布在正背两面,采用三星 4Gb ( 1GB ) GDDR5 ,编号为 K4G41325FC-HC28,与先前曝光的完全一致。

      影驰 GTX970 黑将(下面是 GPU 信息)

      七彩虹 GTX970 烈焰战神 U

      映众 GTX970 游戏至尊版

      技嘉 GV-N970G1 GAMING-4GD

      索泰

      耕升 GTX970 赵云版

      目前几款 GTX970 显卡在京东商城的售价

      具体测试平台如下:

      测试平台说明:依旧采用 i7-3860X+X79 组合,所有测试项目都运行三遍,在测试成绩稳定、可靠的情况下,我们以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为准。

      本次测试中,我们一共选取了 4 款其他显卡作为对比,其中既有 NVIDIA 上自家的代旗舰,也有与 GTX 970 同步发布的当代旗舰 GTX 980,当然也少不了 AMD 的最强力显卡 R9 290X。

      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 确实廉颇老矣,几乎无法体现几款显卡的真正实力。无论是 P 模式还是 X 模式,GTX 970/980 的新架构优势完全表现不出来,大家忽略这组成绩吧。

      3DMark 11

      在 3Dmark 11 测试中,GTX 970 表现抢眼,不但相比 GTX 780 提升了 14%,甚至与 GTX 780Ti 也在伯仲之间。

      新 3DMark

      在新 3Dmark 中,GTX 970 的表现仅次于 GTX 980, 全面超越上代旗舰和对手的 R9 290X,这也让我们对其游戏表现充满期待。

      Unigine Valley

      在着重考察曲面细分的 Unigine Valley 测试中,因为 GTX 970 主管像素渲染的 ROPs 单元被削减一半,甚至比 GTX 780 还要少,故而表现不是很抢眼,相比 GTX 780 还稍逊一筹。

      Crysis

      面对《Crysis》这个老牌的显卡杀手,GTX 970 的表现还算不错,超越了上代的 GTX 780,但稍有不敌 R9 290X。

      生化危机 6

      《生化危机 6》也是一款颇有历史的 DX10 游戏了,新架构表现出了绝对的实力,测试结果 GTX 970 紧随 980 之后,整体超越其他几款显卡,相比 GTX 780 提升了 14.3%。

      Far Cry 2

      《孤岛惊魂 2》中,GTX 970 的表现中规中矩,不敌 GTX 780,但 N 卡对这款游戏表现更好一些,所以相比 R9 290X 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古墓丽影 9

      在《古墓丽影 9》中,GTX 970 展现了正常水平,几乎追平了 GTX 780Ti,相比 GTX 780 则有了接近 10% 的提升。

      地铁 2033

      《地铁 2033》同样是一款显卡杀手级游戏,GTX 970 的表现同样优秀,虽没有达到 GTX 980 和 GTX 780Ti 高达 60fps 的流畅度,但仍然领先 GTX 780 超过 10%。

      Crysis 3

      与上款游戏的表现相近,GTX 970 在《Crysis 3》中性能同样介于 GTX 780 和 GTX 780Ti 之间。

      杀手 5:赦免

      特效全开的场景下,《杀手 5:赦免》对显卡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即使 GTX 980 也未能突破 50fps,GTX 970 则与 GTX 780 表现持平。

      温度测试

      温度测试方面,选取显卡待机、满载(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场景)两种状态,利用 GPU-Z 实时监控,待连续运行 10 分钟峰值温度稳定后,记录此时各款显卡核心的最高温度。(室温 25 ℃,裸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手上这款影驰 GTX 970 黑将采用了 " 极静 " 散热技术,在显卡处于低功耗状态时,右侧风扇不会启动,当在 GPU 温度达到 60 以上时才会运转,而且速度明显没有第一只风扇快。

      尽管追求 " 静 ",但这款 GTX 970 在这几款显卡中的表现依然是最好的,空载和游戏时与 GTX 780 接近,而在满载时则实力强劲,刚刚超过 70 度。

      从中你也能发现,无论是 GTX 980 还是 GTX 970,它们在满载和游戏时的温度差异非常小,这也说明新架构 GTX 显卡能够在游戏时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部分利用功耗仪直接测量整套平台的总功耗,其中包括 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以及电路损耗所有在内的整机功耗(不包含显示器)。选择显卡待机,满载(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场景)两种状态,稳定运行 10 分钟选取期间最大值,测试结果如下:

      功耗方面,从 NVIDIA 提供的数据来看,GTX 970 的额定功率为 145W,要低于 GTX 980 的 165W。但 GTX 970 是不提供公版卡的,我们手上的这款影驰 GTX 970 黑将已经将基础频率从 1051MHz 提到了与公版 GTX 980 同样的 1127MHz,Boost 频率则提到了更高的 1266MHz,供电接口也采用了 8+6Pin 方案,所以在功耗方面相比 GTX 980 略高一些是很正常的。

      值得欣慰的是,即使是更高规格的非公版,GTX 970 相比上代的 GTX 780Ti 也是有着明显节能效果。

      超频测试中,我们使用了微星的 AfterBurner,这是一款老牌的超频测试软件,不限品牌,同样也不限 A 卡或者 N 卡。

      得益于 Maxwell 架构,我们在 GTX 750/750Ti 的测试中就领教过其强大的超频素养,几天前在 GTX 980 的超频中也成功上调 200MHz,达到 1327/7200 的傲人战绩。那么 GTX 970 的表现如何呢?

      实测,GTX 970 也没有让我们失望,在核心电压、TDP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拉升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分别成功上调了 200MHz 和 100MHz,总体达到了 1327/7200MHz,Boost 频率也提升到 1466MHz。

      在该频率下顺利通过了 3Dmark 11 测试,成绩为 X5624,相比默认的 X5061 提升了 11.1%。

      在相同的超频状态,3Mark 的 Fire Strike Extreme 模式得分为 5543 分,相比默认的 5081 也有了 9.1% 的性能涨幅。

      凭借着无匹的性能和优异的功耗控制,我们毫不吝啬的将 " 最完美旗舰卡 " 这个绰号 " 暂时 " 送给了 GTX980。那么 GTX 970 呢?

      性能方面,GTX 970 整体介于 GTX 780 和 GTX 780Ti 之间,相比 GTX 780 有着 5%-15% 的性能提升。而且不要忘了,相比 GTX 780, GTX 970 的流处理器、纹理单元、光栅处理单元均已削减了 1/3 左右,在能耗比方面,Maxwell 前所未有!

      能耗比,说完性能,自然还要提到功耗,这也是 Maxwell 架构带来的最大惊喜。从我们测试的非公版卡来看,在同样的主频和显存(1127MHz/7GHz)的情况下,因为更高的 Boost 频率,整机功耗仅比 GTX 980 高 10W,因此单卡 TDP 也仅 150W 左右,对比其前辈 GTX 780 的 250W 有着质的飞跃,这也加大了我们对下一代 20nm 工艺 Maxwell 核心的期待。

      超频素质方面,这款影驰 GTX 970 黑将默认已经将核心频率上调到了与公版 GTX 980 同样的 1127MHz,但我们还是取得了不错的超频成绩,核心频率、显存频率分别提升了 200MHz/100MHz,综合性能有了 10% 的提升。

      GTX 970 在价格方面也颇有良心,国内价格为 2499 元,这几乎已经是 GTX 780 的最低价了。这在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基础上,完全是加量还降价的节奏,迎接 GTX 780 顺利退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appnews.zol.com.cn true //appnews.zol.com.cn/481/4810033.html report 10680   9 月 19 日,NVIDIA 终于祭出了新一代旗舰显卡 GTX980/970,没错,Maxwell 架构、旗舰显卡,这两个词汇碰撞在一起,足以让很多游戏玩家热血沸腾。  我们知道,与 Fermi 架构、Kepler 架构一上来就首推旗舰不同,Maxwell 架构的先锋是隶属中端的 GTX 750/750Ti,而...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