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一台足够安静的超极本 -- Dell XPS 13 开箱

      [  数字尾巴 转载  ]  
    收藏文章 暂无评论

      超极本发展到了今天,人们讨论最多的是究竟还能把笔电做到什么样子才算极致?触摸屏、翻转形态、平板笔电二合一着实让超极本多了一些可以玩味的新元素,而外貌的改变却并不能回答超极本在诞生之初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的笔电究竟能做到什么样的厚度才算极致?

      厚度,始终是超极本的最大卖点,同时也最能考验各个厂商在设计和制造上的水平。从这个角度上讲,Apple 的 Macbook Air 独占鳌头,没有那个笔电能超越 MBA。2012 年,Dell 发布了翻转超极本 XPS 12,这个创意确实令人十分惊喜,但是翻转屏幕的方式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转轴老化、翻转时误操作的问题,在惊喜过后,我们应该这样问一下自己的需求:翻转的超极本是否真的适合使用呢?为了迎合 Win8 的触控特性,XPS12 成为了一个桌面 PC 和便携平板的跨界产品,确实很讨巧,但是一台真正的超极本在功能实现上应该是兼具便携和实用,从这个兼顾性上看,XPS12 依旧并不 " 极致 "。

      2015 年,Dell 在 CES 上发布了全新的超极本 XPS13,给出了一行令人震惊的技术参数:" 全机尺寸 316 × 205 × 18mm,最薄处 8.7 毫米,左右上边框仅为 5.2 毫米,全集重量 1.18 千克,搭载最新的 Intel 第五代酷睿 i5i7 系列 CPU,相较上一代酷睿 CPU 性能提升 4%,续航时间提升 1.5 小时以上,FHD 配置运行时间超过 15 小时 ",Dell 实现了将 13 寸屏幕塞进了 11 寸的机身,做到了超级本的真谛——极致轻薄,在超越了 XPS12 的跨界创新后,也超越了整个超极本行业对于轻薄的理解。

      话不多说,现在就开箱。

      我选择的在天猫上的戴尔旗舰店下单,1.13 下单,1.17 从昆山顺丰发货,到南京也就过了一晚上,效率还是很高的。考虑到这是一台轻薄的 13 寸笔电,我背了一个 15L 的电脑包去取的,结果到那一看我还是太年轻了,快递包装的箱子真的好大,上面还贴了一张先签收后撕掉胶带的贴纸,让我百思不得其解。Whatever,去掉了包装后就剩下了这个包装了,简单的外貌,充分证明了这是一台足够极致的超极本。

      外包装上的技术、物流、简介等信息简洁、明了,品牌标识也多次出现在了最为醒目的位置。

      拆开这个外包装,我打开了包装箱的侧面,XPS13 就这么静静的呆在里面。

      小伙伴看到这个说,戴尔吹牛逼啊,不是说特别薄么,这看上去也不是很薄啊?我笑了笑没出声,这黑乎乎的东西怎么可能是一台超极本?拿出泡沫保护套后,看到了 XPS13 的纯黑色外包装和电源适配器。

      电源适配器的包装简直不能再简单了,连一个全封闭的纸盒设计也不给,直接一个硬纸板套在了电缆和适配器的外面,让我觉得这个极致到了连包装的成本都要省去了,实在过于清凉了点。

      打开电源适配器的包装,露出来三样东西,分别是三接头的直插头,三接头的加长电缆,和电源适配器。这跟普通的笔电两段分的电源适配器设计略有不同,由于我们在用笔电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桌面上运作,桌面上基本都配备了插座,因此采用电缆和适配器的造型会给用户带来过多线缆缠绕的烦恼,每次收拾桌面都要整理一大堆的线缆真的是很让人头疼,这样配备了直插头的设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让用户自己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自行选择适配器的形态,真的是一项很人性化的设计。

      适配器的大小接近 iPhone4s 的大小,携带起来很方便,技术规格是 45W,19.5v 输出 2.31A 的低电压设计,功耗更低。

      开箱的速度太慢了,直接上主题。

      全黑的包装上面除了 Dell 的经典 logo 以外,什么也没有了,将简单的概念从外到内贯彻始终。

      就像打开一个全新的 iPhone 一样,打开黑色包装的上盖,全新的 XPS13 就安静的 " 坐 " 在盒子里,为什么说是坐在盒子里呢,这里卖个关子,一会详解。

      把机器拿出来后,就是四本使用、售后相关的说明书,同样简单,全部为纸质,践行了绿色环保可回收的理念。

      接下来是本文的主角登场。

      整个 A 面和 D 面全部用一块整体的铝合金制成,这跟之前 XPS13 完全不一样,在于老款的 XPS13 的 D 面采用的是碳纤维的材质进行全覆盖,而新款 XPS13 采用的金属外壳,在提升了整体质感的同时,也提升了机身的底部散热性。

      而之前说的这台 XPS13 是坐在盒子里原因是,在 D 面的上下两端都有一条 4/5 长度的橡胶支撑条将整个机器支撑起来,就好像日本木屐一样,支撑条摸上去很像 Nike 外场球鞋的 XDR 橡胶,手感很好,并且具有将近 1 公分的高度,完全把整个 XPS 支撑起来,这种设计避免了过低的、四角支撑橡胶对机器 D 面整天美学的破坏,也给机器足够的支撑。

      XPS 的铭牌正居 D 面中央,显示了自己的品牌和独特的身份。

      XPS 铭牌下面是具体的机型信息和身份认证码,但是这个铭牌打开容易,盖回去的时候却需要对准位置,不然会盖偏,可能是是由于模具上仍存在细微误差的原因,无伤大雅。

      打开 XPS13 的金属盖,露出了 XPS13 的真正面容。超窄边框足够震撼,如此之大的屏占比是我见过的所有笔电 B 面里面最高的,Biger than bigerrrr。

      碳纤维一体化的 C 面,check。白色背光全尺寸键盘,check。干净利索没有多余掌托标签,check。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那么极致。

      这是一台冷静的超极本,在夜晚使用,不由自主的会让人对着屏幕产生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将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到简洁、极致?自己的生活又将如何达到一种安静、整齐、不娇柔、不造作的状态?

      ok,说到这里,我应该来一张 XPS13 的美图作为结束了,可是作为吹毛求疵的处女座,我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吐槽一下才能放心去睡觉。

      键盘的手感与 MBA 十分相似,由于超薄的机身设计,导致了键盘的键程必须被缩减,牺牲的手感是补不回来的。也许是我的手实在有点大(大拇指到小拇指张开跨度的 24 公分,单手抓标准篮球无压力),虽然 XPS13 的全尺寸键盘在 C 面的分布已经算是很到位了,但是我在打字过程中依旧感受到键与键之间的局促,对于手大一族而言,长时间使用尺寸过小的键盘对手指的损伤是很大的,建议手大的人应去实体店亲自尝试键盘再做选择。

      接下来的槽点就是我不能忍受的了。一张图说明一切。

      XPS13 的侧面接口设计实在是简洁的不能再简洁了,右边一共三个接口,笔记本锁口(对于 XPS13 而言,我会走哪带到哪,哪怕上厕所,这个口真的浪费,不如做一个网线接口或者 VGA 口更实在)、USB3.0、SD 卡槽,左侧是电源适配器口、mini DP、USB3.0、3.5mm 耳机麦克风口、电量显示按键及其指示灯。这是机身右侧的 SD 卡槽,我要准备往里插(奇怪的 + 猥琐的感觉油然而生)。

      ok,我插到底了。什么!!!!我插到底了!!!!不是我太长,是你太浅了啊!!!!!!!!!!!!!!!!!!这一反人类设计让我这张 64G SD 卡的扩展梦想击个粉碎。我是个穷人(别抽我),买的 XPS13FHD 最低配,本来 128G 的 SSD 实际上只有 110G 的容量,并且并出厂时并没有做分区,这让人用起来真的感觉到捉襟见肘。如果这个 SD 卡槽是完全可插入式的设计,用户可以利用 SD 卡对不足的硬盘容量进行升级,这个设计真的是不够人性化的,真希望以后不要出现这样的悲剧。

      开箱就这么结束了,作为我在尾巴主版的第一帖,还请列位看官能够多多指教。XPS13 是一台足够安静的超极本,它翻越了超极本厚度的又一座 " 山丘 ",陈年在反思凡客衰败的时候写下了 " 很多公司都在凑热闹中结束了 ",Dell 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 2015 年初交出了极窄边框的 XPS13,将 13 寸的笔电做成了 11 寸的大小,确实令人感到欣喜,同时也让 Apple 感受到了足够的压力,MBA 12 寸正呼之欲出。我想说的是,XPS13 足以成为当下超极本业界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新标杆,安静沉稳的造型和气质,应该属于每一个喜欢安静的人。

    appnews.zol.com.cn true //appnews.zol.com.cn/503/5031504.html report 6120   超极本发展到了今天,人们讨论最多的是究竟还能把笔电做到什么样子才算极致?触摸屏、翻转形态、平板笔电二合一着实让超极本多了一些可以玩味的新元素,而外貌的改变却并不能回答超极本在诞生之初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的笔电究竟能做到什么样的厚度才算极致?  厚度...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