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以来,魅族这个品牌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走精品路线的小众厂商。一年一度旗舰,点到为止的营销,略显高冷的态度使人们很难将其产品和街机神器联想起来。然而 2014 年的魅族却一反常态,不仅大搞网络营销,更是在一年之内如打鸡血般连续推出了 3 款新机型。其中的收官之款就是这篇文章主角魅蓝 Note。
如果在一两年前,有人说魅族要推出千元机型,必定会被煤油们的口水淹死。原因很简单,千元级不符合魅族的作风与产品气质。但是这其中其实有一个在市场中形成已久的成见——千元机 = 中华酷联 + 丑到极点 + 做工劣质 + 配置卡死 + 要了七大姑八大姨命的数不清的预装软件。煤油眼中魅族这样高冷有气质的厂商怎么会出千元机?所以在听说魅族要推出千元机子品牌系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魅族大概是要重新定义千元机了。
≡ 定义一:价廉质不廉
在发布之前,魅族就用 iPhone 5c 的后盖作为邀请函暗示了魅蓝 Note 的材质和做工。尽管 iPhone 5c 的销量并不太好,但是对于其材质和手感的评价却是很积极。虽然为塑料材质,但是这种聚碳酸酯的质感却比棒子们的塑料要好上太多。
魅蓝 Note 的机身和 iPhone 5c 采用了相同的材质和工艺,触感也非常的类似,光滑柔和。虽比不上金属的高端触感,但是已经和廉价和入门这两个词远远地扯开了关系。我个人感觉甚至比我手上的 LG G2 和同门魅族 MX4 的后盖触感都要好。当然前提是你不会太过于反感它指纹收集器这个兼职。
魅蓝 note 是魅族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了 unibody 一体成型工艺的产品,后盖再也不可拆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手指甲断掉了。整体的做工扎实、精致。机身衔接处严丝合缝,开口处也没有毛刺现象。唯有卡托的做工实在有点粗糙,用手指触摸卡托可以感觉到轻微的晃动。
我看其他用户的文章发现这不是个别现象。不过,能把卡槽做工做到 iPhone 那样的厂商实在屈指可数。每当看到卡槽那个位置的时候想想魅蓝的定价,也就觉得没那么难受了。
▲卡槽确实有点太松 , 手机震动的时候都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希望魅族后续能加强品控
在设计方面,魅蓝 Note 延续了 MX 系列产品的风格,经典的小圆圈也得以保留。边框不算极致,但也不宽。周围的塑料包边略高于屏幕。在左右边缘处滑动的手感确实不太爽,但应该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碎屏的风险。
虽说采用了和 iPhone 5c 相同的材质,以及前黑后彩的设计。但是由于大屏幕、标志性小圆圈和特殊的圆角,魅蓝 Note 并没有给人一种 iPhone 5c 的即视感。我的感觉是魅蓝 Note 学到了 iPhone 5c 外观上的精髓,但是却不至于山寨,属于成功的致敬设计。
▲小圆圈在黑暗中会发出幽幽的荧光,甚是好看
▲由于大屏幕、标志性小圆圈和特殊的圆角,魅蓝 Note 并没有 iPhone 5c 的即视感
作为一个 5.5 寸屏幕的手机,魅蓝 Note 的重量只有 145g,拿在手上属于较轻的那种。有时候会觉得再重个五六克或许手感会更好。机身略有弧度,使得接近 9 毫米的机身也不会显得太厚。
作为一部大手机来说,魅蓝在尺寸上的控制还不错。但是即便如此,单手操作也只是说说而已。尤其在冬天,干燥的天气加上很滑的后盖材质,任性地单手操作魅蓝分分钟摔地上给你看。
▲魅蓝 Note 的机身还是比较大的,不适合单手使用
魅蓝 Note 主打色彩,总共有五种颜色的机身。其实这并不是魅族第一次使用多彩设计,早在 MX 第一代的时候魅族官方就推出过彩色的后盖。只不过那个调色,实在是让人无语凝噎。过了几年,有了 iPhone5c 的借鉴,魅蓝 Note 这次的颜色总算是抖掉了一身土气。
不过还是要吐槽一下,说好的没有颜色的青春什么都不是,上市这么久了都还只有白色的在卖是几个意思。
个人感觉,在设计和做工层面,定位千元的机器当中魅蓝 Note 实在是独孤求败,甚至说好过一些 2000 元档的机器都不为过。在千元机器中可以相比的也就是那些价格已经降下来的老旗舰了。
▲ 魅蓝的卡针设计很有意思
≡ 定义二:屏大活不差
如果你是一个轻度手机使用者,入门级的手机较低的配置或许并不会让你感到很不畅快,但是往往那块像是从垃圾堆里面捡来的边角料做的屏幕绝对会时刻提醒你它低端机的身份。很多时候,千元机的渣屏并不是渣在分辨率上,而是渣在大灰屏和触感上。
魅蓝 Note 配备了一块 5.5 寸分辨率 1080P 的屏幕。并且在自家品牌史上首次采用了常见的 16:9 的比例。白总在发布会对屏幕的比例一口带过。虽说为了控制成本省去定制屏幕的费用也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变化却对于魅族来说却很可能是意义重大的。15:9 的屏幕会不会在魅族以后的产品中逐渐消失也真的不好说。
在点亮魅蓝 Note 的屏幕之前,我很难相信这是一款千元机的屏幕。正面浑然一体,黑的彻底。几乎看不到屏幕与边框和上下额头界限,完全没有大灰屏的现象。千元机也玩了一把息屏美学。正面的大猩猩 3 代保护玻璃触感十分光滑,阻尼很小。而且尽管发布会上没有提,魅蓝的屏幕上应该也是有防污涂层的。在无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低端机常见的沾染了很多污渍导致触感十分粗糙的感觉。这点正是很多千元机省去的地方。啥,不知道啥感觉?随便找块玻璃摸摸就知道了。
▲魅蓝 note 也玩息屏美学
我对魅蓝 Note 屏幕的第一印象就是,舒服。这种感觉就是当你用惯了旗舰机型之后开始使用魅蓝 Note,并不会觉得很不适应。我的主力机是 LG G2,虽说已经是上一代旗舰,但是 G2 的屏幕绝对是 1080P 的屏幕当中的顶尖水准。不仔细对比的话,魅蓝 Note 的屏幕并不会让我觉得有很大的劣势。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最起码你不会因为屏幕而失去了对这样一个千元机的使用欲望。
但是在与顶尖屏幕水准对比之后,还是能明显的看得出这块屏幕的短板。首先是饱和度较低,整块屏幕看起来比较素,有种 Xperia Z 的感觉。当然这倒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跟 flyme 的配色搭配起来还听和谐。但是色彩还原的准确度上面,魅蓝 Note 就是原形毕露了。和 G2 的屏幕对比可以发现,魅蓝 Note 在显示一些颜色的时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差。
比如红色在魅蓝 Note 上就干脆变成了橙红色,蓝色和绿色的色相也偏了一些。显示黑色时则不够深沉,有点悠悠的泛白。在可视角度上面,依然不能说的上优秀。死亡对角就不说了,但是从侧面看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泛白。总之,这块屏幕真的和 Xperia z 和 z1 的特点很像。在色温方面,魅蓝 Note 略微偏暖,但是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会有大黄屏的感觉。
▲与 LG G2 相比,魅蓝 note 的屏幕还是有差距
出于成本考虑,魅蓝 Note 并没有想 MX4 和 Pro 一样采用单玻璃贴合技术,而是采用了传统的 GFF 结构,这也导致了屏幕的通透感不够好,并没有像 LG G2 那样有一种画面浮于表面的感觉。在亮度方面,魅蓝 Note 的亮度比我手上 G2 还要高一些,白天在室外也不会有什么压力。但是不得不说魅族对自动亮度调节的调教依旧是 shi 一般的存在,经常会有晚上亮瞎眼的情况。建议还是手动调节亮度。
▲室外使用无压力
以高端手机的标准去衡量魅蓝 Note 的屏幕的话,这块屏幕实在算不上好。但是它却把一众其他千元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身边一位用红米的朋友拿到魅蓝 note 的第一评价就是,这屏幕比红米好太多。这是实话,魅蓝之后,屏幕再不是阻挡人们使用千元机的心理障碍。
≡ 定义三:千元机也能装好多好多软件
前段时间小米的工程师在微博上发出这样的言论。说实话我觉得他说的对,我竟然无言以对。但是难道千元机真的为了避免卡,就只能拿来做二奶机打打电话的份?魅蓝 Note 说,没有的事。
机器卡不卡,要看两方面。硬件体质 + 软件优化。魅蓝 Note 采用的是八核心的 MT6752 CPU, 搭配的 GPU 是 Mali-T760,RAM 方面也是没有吝啬的给了 2G。MediaTek 官方对于 MT6752 的定位就是中端手机,Mali-T760 驱动 1080P 的屏幕从参数上来说也是毫无问题,不会出现 pro 那种拿 Mali-T628 来驱动 2K+ 屏幕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情况。
实测过程中,魅蓝 Note 跑极品飞车 18 毫无卡顿非常流畅,玩炉石除了载入过程中略有卡顿,游戏过程中特效和流畅的也都很好。而且,很神奇的是,魅蓝 Note 是我见过的安装软件速度最快的安卓手机 ( 可能是因为 Flyme 没有开始 ART 模式 ) 。体质没问题了,现在就要看 Flyme 优化的如何了。
▲刚拿到机器就收到了 flyme4.2 的推送
结论是,魅蓝 Note 出乎意料的流畅。我所说的流畅并不仅仅停留在没有装应用的情况下对着屏幕使劲划。在我体验魅蓝的时间里,我把其当做旗舰机使用,总共也安装了 70 多个 app。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应用切换,还是应用内滑动,亦或是打开新的软件,都会有过场动画即时的响应,很少出现明显的卡顿,分分钟让我忘记自己是在使用一个售价不过千元的手机。当然,我所说的流畅依然实在安卓阵营范围内,而且相对于其本身的定位,不要意淫魅蓝能赶超亲儿子 6。
这里发现一点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魅蓝 Note 出厂默认是开启开发者选项当中的强制 GPU 渲染这个选项的。理论上安卓的机器在勾选的这个选项之后流畅度都会略有提升,但有可能会带来额外的续航损耗。我拿到新手机一般都会第一时间开启,但是官方默认开启倒还是第一次见。
其实魅族的系统优化是国内最早形成自有风格的 UI,这点上要早于 MIUI,但是真正形成体系却慢了很多步。我从 M8 时代开始使用魅族,虽然自 MX 新双核之后就没有真正使用过魅族了,但是现在这个全新的 UI 依然有不变的主风格。主屏依旧清新淡雅,看起来很舒服,即使你不喜欢扁平或者清新,Flyme 的 UI 也不会让你感到反感。通知栏采用了磨砂玻璃风格,看起来很清爽。
但是遗憾的是,魅族并没有对常用软件的通知进行定制,一旦通知栏有通知进驻,看起来就没那么和谐了。但是在视觉方面,有一点魅族做的有些不足。魅族并没有对第三方软件的图标采用统一遮罩的方式,而是采用了费事但是效果好的重绘图标。但是图标重绘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为了追求扁平简约风,很多图标就是直接被拍扁变成方形就完事了。这样的重绘和添加方形遮罩实在没有太大区别。图标看起来是不乱了,但是清一色的正方形摆一屏幕也确实很糟糕。
▲图标重绘确实不够细致
我一直认为 Flyme 系统的魅力不容易被描述,而是需要去感受,因为很多优秀之处在于一些细小的操作。比如桌面任意处下滑即可呼出通知栏,再次下滑就可以展开快捷按钮,部分快捷按钮的右下角可以展开标签进行快捷操作;屏幕底部下滑呼出多任务栏,下滑清除任务;在邮件和文件夹等 app 中可以在右侧滑动批量选取目标;图库中可以自由选择需要显示的文件夹等等。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经常会在使用过程一中无意间发现一两个小操作,也是幸福感满满。在 Flyme 4.2 中,也内置了一个叫做使用攻略的 App,第一次接触魅族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桌面下滑呼出的通知栏的识别率非常的低,希望后续固件能够优化一下。
在 Flyme 最近的更新之中,最受人关注的一点更新就是为了优化大屏操作的悬浮球的出现。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虚拟的小圆圈。关于这个悬浮球,各家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觉得使用起来很方便,我却觉得存在的必要实在不是很大。
首先,悬浮球能完成的操作除了下拉悬停之外,都可以通过小圆圈或者手势操作来完成。而双击悬浮球激活下拉悬停的操作也完全可以集成在小圆圈上。是实际使用当中,打开悬浮球之后经常会造成很多误操作。首先是悬浮球和小圆圈的操作逻辑的不同带来的操作混乱,从小圆圈出上划是返回,而到了悬浮球上则是单击,上划则变成了回到桌面。
好不容易习惯了悬浮球单击返回的操作,却发现要进行多次返回操作时动作不能太迅速,否则会被识别成双击下拉悬停。其此是为了方便单手使用,悬浮球一般都会被放在右侧或者左侧下方的位置,而再这个位置却经常会造成误操作。比如正在刷微博的时候不小心滑到了悬浮球就返回了桌面,或者发微信的时候想点击发送键却不小心按到悬浮球变成了返回。总之,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再也没开启过悬浮球了。
▲在我看来,悬浮球的存在更像是对魅族 mx4 pro 为了指纹解锁放弃小圆圈的只用怀念
在我把魅蓝 note 当主力机使用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它没有出现过一次自动重启和死机的情况。出现过以两次桌面能正常操作,却卡在编辑界面上的情况。
王奔宏同学更是这样来形容魅蓝 Note。
当然我也还是发现了一两个小 BUG,例如在 Flyme 账户注册新账户时无法输入账户名或者手机号。不过这样的表现,已经远远超过了千元机的水准。Flyme 的颜值一向是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但是说实在话在优化方面和功能性方面却还逊色于 MIUI,之前在 MX4 和 Pro 发布之后,也均发现系统卡顿的现象。但是这次在魅蓝 Note 的上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估计不少已经入手 mx4 的同学都会有一口老血涌上来的感觉。
关于双卡
魅蓝 Note 也是魅族首款双卡的手机。可以使用一个 4G 的主卡和一个 2G 的副卡。不过为了成本考虑,魅蓝 Note 并不支持双 4G,现在发售的移动版只能使用移动 4G 和联通 2G,并且并不能像 MX4 那样通过刷固件的方式来解锁联通 4G,购买之前需要注意。而且魅蓝 note 是双卡单通。虽然是首次处理双卡,Flyme 在双卡方面做的优化还是不错。在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时候都有双卡可以选择。数据流量的使用也可以在两个卡之间切换。
而且我比较喜欢的一点是,可以对双卡进行命名,方便自己记忆。在收到的短信和电话右上角都会有个小的标志标示是哪个卡收到的。不过移动版用了一段时间实在很难不吐槽移动 4G 的信号,每次在地铁上没有一点 4G 信号而 3G 又死活没有速度的时候,只能默默的把手机装到兜里安慰自己是在给手机省电,可偏偏魅蓝的续航好,根本不需要省 =。
≡ 定义四:我的摄像头不是装饰哦
在说实际的成像效果之前,先来看看配置。后置 1300W 像素摄像头 + 双色温闪光灯,你确定这是千元机该有的搭配?前置 500W 摄像头更是让 mx4 的用户再一次哭晕在厕所。光看参数确实很美好,不过细究一下发现魅蓝还有有所妥协的。后置采用的是三星的 CMOS 传感器,而并非主流的索尼 IMX 系列,前置摄像头也精简掉了蓝玻璃滤光片,并且只有 69 ° 广角。
▲后置旗舰机常见的 1300W 像素摄像头和双色温闪光灯
拍照的界面和 MX4 相同,依旧是较为简约的风格。在取景界面滑动可以切换不同的拍摄模式。魅族提供了 7 个不同的模式,包括光场(后对焦)和慢镜头等可玩性比较有趣的模式。不过反倒是夜景模式在魅蓝 Note 上被取消了。不过让我吐槽的一点是这个界面下对滑动操作的识别度实在是有点低,经常滑动了好几次都没能切换成功,反倒给识别长了点按对焦。使用体验大打折扣,完全不如点击当前场景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选择来的方便。
▲魅蓝 note 的拍照界面
在光线较为充足的情况下,魅蓝 Note 的成像画质和解析力都还不错。和 LG G2 相比,魅蓝的照片风格色彩更为浓郁,较为讨好眼睛。用魅蓝 Note 拍红色砖和绿色的植物看起来都要比 G2 更好看,尽管 G2 的成像更接近的真实场景。
▲魅蓝 note 拥有多种滤镜模式
▲魅蓝 note
▲ LG G2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尽管魅蓝 note 的颜色比较讨喜,但是在上方的栅栏处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紫边现象
如果说发色倾向是个人喜好的的话,偏色问题就是在不能忽视了。比如这张墙面的照片,灰色的瓷砖被魅蓝 Note 直接拍成了蓝色。后面的墙面纹理也有明显的偏品红的现象。另外一张照片也显示魅蓝 Note 的白平衡明显偏红。
到了夜景,魅蓝 Note 就变回了千元机的原形。不但对焦的速度和成功率大大降低,拍出的照片的亮度也较差。噪点也比较明显。在比较极端的光线环境下,相机的可用度更低。G2 和魅蓝 Note 比起来简直就是欺负孩子了。
▲魅蓝 note
▲ LG G2
▲魅蓝 note
▲ LG G2
魅蓝 Note 配备了双色温闪光灯。这种配置放在千元机上确实会让人觉得很超值很良心,不管在使用中到底会不会用到。
从拍照体验上面来讲,魅蓝 Note 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主要的缺点是对焦速度太慢,尤其是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一次对焦的动作需要大概两秒左右,而且经常是你等了两秒钟却发现根本没对上焦。其次就是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出片率太低。查看照片信息时发现,在没有配备光学防抖镜组的情况下,魅蓝 Note 的快门速度最低会降到 1/10 秒,这个快门速度 Note4 没有问题,iPhone6 Plus 放到 1/4 秒也没有问题,但是魅蓝 note 就有问题了。不屏住呼吸扎个马步真的很难拍得出不抖的照片。建议拍夜景的时候还是按住摄像头多拍几张回头慢慢选。在光线差的情况下魅蓝 note 的不是不能用,但是会需要很多的耐心和细心。
魅蓝的光场相机模式就是常见的先拍照后对焦。但是魅蓝并不是通过软件算法来实现,而是采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路。在使用光场相机模式拍摄时,魅蓝会将镜头从最近焦点推到无穷远焦点处。在这整个过程中利用连拍拍下若干张照片。而拍完照在选择焦点的时候实际上是从连拍到的若干张照片中进行选择,而不是用算法对背景进行涂抹。思路很有意思,不过实际的效果嘛,真的就不敢恭维了。
魅蓝的相机还有一个功能让我觉得比较有意思,那就是连拍。不用选择连拍模式,只需要长按拍摄按钮就可以拍摄,除了最多 30 张的限制之外,在其他体验上都和 iPhone 无异。当然,以千元机中端芯片的运算能力,还是需要牺牲照片的质量的。连拍的照片像素大概只有 300W 像素。不过如果只是在手机上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比如下面这张抓拍水滴的照片。
总体来说,魅蓝的拍照不算差。白天的成像质量已经在主流水准,夜景能力则明显的比较弱。但是对焦速度这点确实让拍照体验打了很大折扣。如果耐心一点的话,用魅蓝 Note 还是可以拍出很不错的照片的,但如果随手拍的话,就会有可能经常很挫败地发现拍出来的照片都是糊的。希望后续的固件升级中能重点优化一下对焦速度。
下面给出一些用魅蓝 Note 各种模式拍出的照片。所有照片只做尺寸上的更改,没有其他后期处理。
≡ 定义五:持久
看到了魅蓝 Note 终端 MTK 芯片和 3140mah 的电池之后,续航就成了我对它最大的期待。而实际体验中魅蓝 Note 的续航确实非常出色。我在使用移动 4G 和联通 2G 的情况下,每天从早上 8 点坚持到半夜没有任何压力,亮屏时间在 4 个小时左右。而且我都是在高性能的模式下使用的。切换到均衡模式,在轻到中度使用环境下确实可以用两天。在省电模式下,相信可以更持久。
游戏方面的功耗优化也比较出色。在一半屏幕亮度,外放声音大小为一半的情况下,玩极品非常 18 半个小时的耗电量为 11%。中等亮度插耳机看完一部 720P 的心花路放耗电也不到 20%。当然玩游戏或者长时间使用的时候发热是肯定有的,不过不严重,在室温 23 度的情况下摸起来并不烫手。发热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屏幕的上方。
≡ 总结
其实魅蓝 Note 很好概括,总结就是买买买。对手机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人,魅蓝 Note 完全可以胜任主力机的角色。而对于有很多张卡的人来说,魅蓝 note 做备用机也是游刃有余。出色的质感,稳定的表现,很好的续航,说实在话对于这样的千元机真的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在这个价位上可以在综合素质上和魅蓝竞争的,也就是某宝上的隔代旗舰了。
不过发售到现在半个月,魅蓝 Note 还没能做到现货发售,抢还是必要的。而且现在仅有白色移动版在售,联通版和体现魅蓝精髓的彩色都还没有上市。还是希望魅蓝能够尽快解决产能问题,不要让一步出色的机器在市场上如此的单调。
2014 年,很多人说魅族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静心做产品的魅族了。我却这是魅族韬光养晦后的厚积薄发。在这个混乱的市场中,不亮剑逐浪就只能被新的浪潮吞没。与京东的战略合作,阿里的投资,第三方智能硬件平台的搭建,对 Ubantu 和 Yun OS 等平台的拥抱,都证明了魅族不甘于小众的野心。作为消费者和数码爱好者,这是我喜欢看到的魅族。
从 MX4 的 1799 到魅蓝对新千元机时代的开启,都让我们看到魅族拥有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走向的能力。魅族从一开始的不屑小米,到被小米赶超几个身位,到现在的奋起直追,我很期待看到在 2015 年手机市场发展减缓的时候,魅族能在手机以及智能设备领域和小米展开怎样的角逐。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