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轴镜头不同于我们经常见到的单反镜头,最大的特点是小巧,便携。也符合了旁轴相机拍摄的特色。细数各个厂家,目前最有名的旁轴厂家应该是德国 leica,虽然他们的产品最开始是以机身出名的。然后就是 " 小蓝标 " 蔡司,在光学上,蔡司比 leica 的起步要早,不过随着上世纪 50 年代 m 型徕卡的推出,leica 的镜头光芒慢慢超过了蔡司。
但是不可否认,蔡司是很牛的。随着 leica 被爱马仕收购,慢慢变成奢侈品牌,几乎差不多的光学性能和比 leica 便宜一半的价格,蔡司的旁轴镜头也是很多人的选择。
在扫街时,我们该使用什么镜头?或者说,在最开始,我们应该买哪一颗镜头?
我的答案是 ---50mm。
因为是标头,所以是标头。在标头的视野中,没有太大的透视效果,画面平铺直叙。作为练习构图是非常好的。布列松,扫街大师,他一生用过很多镜头,但是最出彩的却是最平淡的 50mm。可以说,玩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了 50mm。我国的纪实大师吴家林也从早年的 28mm,35mm,最终回归了 50mm。
小结 -- 最平淡的,就是最好的,也是最难的。
其他焦段:
35mm
35mm 被称为人文焦段,也是现产 leica 里最出名的焦段。小广角,使得画面中带一点点透视,可以很好地交待画面中各个人物的关系。大部分的旁轴用家,应该都是使用 35mm 的,比 50mm 更容易上手,富士 x100 系列选择等效 35mm,还是有原因的。
小结:最好上手
28mm 21mm
随着透视关系的增加,画面变得更加有张力,更加有对比。离被摄体的距离也就越近。街拍狂人 bruce gilden 应该就是用 21mm,近距离朝人脸招呼的。marry ellen mark 在 leica 上也是选择了 28mm。
可以说,越广,画面就越难控制,在这方面,35mm 是个平衡点。
广角还有一个问题,在你手中器材没有对应的框线时,往往是需要外置取景器的。有点麻烦。。
小结:不好上手,但是拍好了会非常有冲击力
在选择镜头的时候,我推荐选择带有指柄的,实际使用就会发现,有了指柄对焦更快(这是废话)
最后,关于旁轴的快速对焦。
当我们使用大光圈的时候。。没有特别的办法,老老实实黄斑。不排除有很多的牛人常年使用一款镜头,对于距离和位置已经非常熟悉,闭着眼睛都能对上。此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我们来说一说小光圈和超焦距。
在我们扫街的大部分时候都是使用 f8 左右的小光圈。为什么?因为大光圈会过于突出主体而模糊了环境,我们在街拍中想要交待故事,交待对比,显然需要更大的景深,因此选择小光圈。
小光圈的对焦,黄斑当然可以,但是还有一个技巧不能忽略,那就是超焦距对焦。
在此图中,红线所指为光圈环,这里调节到了 f8
橘红色为距离标尺,显示了镜头目前对准的距离,这里显示为 5m
蓝色为景深标尺,显示了此刻的景深范围,也就是我们的照片里,什么距离之内会是清楚的。在这里根据光圈 f8,我们找到在景深标尺中,左右两个 "8" 对应的距离标尺的数字是 "3" 和 "10"。
也就是说,在光圈 f8 的情况下,我们把镜头对准 5m 时,在离你 3m 和 10m 之间的被摄体应该是清楚的。
利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进行快速对焦,甚至是 "不用对焦" 的。
为什么没有 75mm,90mm,135mm?
取景器里的框线好小,我个人觉得 90mm 往上的焦段,还是单反比较好。。
以上。希望大家玩的愉快。
为了更直观,决定贴一些图片,比较一下不同焦距差别。21mm
整体的画面比较夸张。不好拍,但是很有趣
? 28mm
这一张离得比较近。
35mm
50mm
90mm
这个是数码片了。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