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院士:国人应团结起来用北斗 抢GPS市场

      [ 澎湃新闻 转载 ] 作者:澎湃新闻
    收藏文章 暂无评论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举办的“2015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上传来动态,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将于2018年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初始服务的基本能力,到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总设计师:今年成功发射四颗新一代北斗卫星

    院士:国人应团结起来用北斗 淘汰GPS

    据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北斗系统提供区域服务近3年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检测评估的结果表明,系统的服务性能满足实际指标要求,尤其是在北京、上海以及低纬度地区,定位的精度更高

    他透露说,根据北斗系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北斗全球系统工程建设正在抓紧推进,2015年连续成功发射了四颗新一代北斗卫星,采用新型的导航信号、新技术体制以及装载着精度更高的原子针,正在按照计划开展在轨测试。

    杨长风还表示,根据北斗系统全球计划,北斗系统将于2018年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初始服务的基本能力,到2020年形成全球的服务能力。此外,北斗系统还在增强系统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的原则,联系交通运输部、地震局、气象局、测绘地理信息局、中科院、教育部以及军队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开展北斗地基增强的工程建设,按照计划安排,2015年底有望完成网络建设,提供基本服务

    在杨长风看来,北斗系统积极增强系统建设,必将为北斗的跨界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目前,第一代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核心技术产品,性能价格比已经接近国际水平,销售量已突破了千万规模,功耗更低、体积更小、性能更优、集成度更高的新一代北斗芯片已经突破了关键技术,即将投放市场,可以满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高精度的板卡、天线等产品已在国内市场上占领了相当份额,改变了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核心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北斗导航目前已发射了17颗卫星,到2020年完成全球系统的构建后,向全球提供服务。整个系统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

    院士:要跟GPS抢国际市场

    “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和产业化正处于一个黄金时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说。

    沈荣骏解释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为北斗系统的建设和产业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过程当中,北斗产业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上海有像航天八院、交通大学、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等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和著名高校,还有一大批具有相当强竞争实力的企业,相信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北斗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大国,没有自己的导航系统,恐怕是不行的。伟大的事业绝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所能够完成的,要举全国之力,GPS(全球定位系统)是30年前开始的,现在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国际市场,要从这里面抢回市场,还要开辟到“一带一路”,要费很大的力气,“我们有14亿人民作为基础,这已经很大了,但是还不够,还需要扩展到欧洲、太平洋、印度洋,这样才能把我们北斗的应用范围真正占领。”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表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到今天取得不小的成就。天际信息、地际信息等多方面结合,能产生更大的效果,跨界融合发展很必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在进行“卫星导航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时也表示,北斗系统的投入运营,革命性地改变了中国位置服务的发展进程和整体态势,已经形成了国家的优势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一系列领域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所有的交通工具,只要装有北斗终端,都能得到北斗导航的服务。

    工信部:推动北斗终端规模跃升到千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在出席论坛时表示,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政策将为卫星导航产业特别是中国的北斗产业发展注入新功能、拓展新空间、带来新机遇。

    乔跃山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大国大市场成为北斗应用产业发展的有力依托和基础优势。因此,工信部开展了北斗应用示范,推动北斗终端规模的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跃升,目前该示范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国产北斗移动通信一体化芯片已经发布,并大规模应用于国产智能手机。今后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攻关,共同开发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卫星导航产品,研发基于北斗的信息服务总体解决方案,推动北斗在手机、汽车和新型智能硬件产品中的更广阔的应用。

    据他介绍,今后将支持建设两大平台,推广北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模式。一是开放式软硬件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发优秀的芯片、软件技术及解决方案的资源,搭建开源、开放的平台,推广开源、开放、创新模式,为创业创新者提供技术平台和智力支撑。二是应用生态平台,积极发展智慧城市、智能物流、智能工厂等业务,促进位置信息的资源共享和大数据服务,繁荣北斗应用生态,加速北斗向生活、生产领域的渗透。

    在刘勤看来,北斗系统是上海市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全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领域,2015年5月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已将北斗系统列为重大创新项目,上海北斗系统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并将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也将有力助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期待北斗导航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国家新的大国重器。”刘勤说。

    院士:国人应团结起来用北斗 淘汰GPS

    appnews.zol.com.cn true //appnews.zol.com.cn/550/5505396.html report 4381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举办的“2015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上传来动态,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将于2018年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初始服务的基本能力,到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总设计师:今年成功发射四颗新一代北斗卫星据中国北斗...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